作者:王光汉  文章加入时间:2019-07-26 23:46:00 浏览数:1618
【清音·徽风】《丽田生琴台赋》-王光汉教授

 

【编者按】丽田生琴台位于黄山始信峰,因清代琴家江丽田于此操缦而得名,系我国唯一真实的古代琴台,具有重要文史价值。武汉琴台是后人根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而建,但无案可稽。黄山丽田生琴台则完全不同,它是客观真实存在的,有史可查、有迹可寻,且富有民族精神与气节,为“徽骆驼”之起源,更应得到社会珍视、保护与弘扬。2003年梅庵琴家王紫庐、秋云陪同陈长林先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顾问)到黄山进行实地考察,并在陈先生指导下撰文《黄山与古琴——丽田生琴台考》,发表于******音乐类核心期刊《广播歌选》,由此揭开琴台神秘面纱。

2015年夏,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清音·徽风——查阜西先生诞辰120周年暨丽田生琴台考12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在安徽合肥与黄山等地举办,著名学者王光汉教授应邀撰文《丽田生琴台赋》,现刊出以飨读者。



丽 田 生 琴 台 赋
以“ 高山流水”为韵

王光汉


梅庵琴社王丹与余言及黄山始信峰江丽田琴台事,欲余为赋。余既仰江叟之为人,亦敬王生之为志。苦无丘锦,惭未梦笔,唯勉力拉杂呈辞,用记所识。

 

    此叟何人哉?华阳巾袍;来此高台兮,置琴而操。白发红颊兮商山之皓,长眉方瞳兮仙家之曹。无家无室,效许由之隐以挂瓢。不官不娶,步轩辕之踪而游遨。弃家财之万贯,期汗漫于幽渺。携古琴之一张,侣松之风,伴云之涛。朝辞云谷,陟始信之峰高;暮宿文殊,鼓爨桐之尾焦。比渊鱼之出听,每有吟猱,则山鸟更唱而赴曲;赛六马之仰秣,或一滚绰,野猿闻音而舞蹈。

     巍巍黄山,紫气回环。雾起雾落,峭峰约约以显涣;云去云来,奇松隐隐而往还。物皆异质,全为仙界罗列;种赋灵性,尝服浮丘仙丹。桃花峰下,桃出五色花放;水帘洞前,水来八音曲颁。弹琴之石,永驻黄帝之泠泠;鸣弦之泉,常流天籁之潺潺。寒江独坐,家钟天地正气;丽田相羊,琴用禁邪止奸。

     至道不有,壮志何酬?惧许汜之问舍,交物外之缁流。元龙湖海,自卧乎百尺高楼。孟子浩然,唯养乎山春水秋。或无弦而聊抚,权效寄意五柳;忽素女之丝稠,悲乎子期之难求。打摘兮抹挑,托擘兮剔勾。问学孜孜,师襄多可益之候;天地为师,伯牙作蓬莱之囚。四松环台以聚音,仿周郎之顾曲;万佛杂峰而列坐,辨师旷之歌讴。而乃钧天既得,醒竺道生之石;广乐已成,悟公明仪之牛。

     一代琴仙,终为逝水。惜其作之不慭遗兮,怅琴台之空委。恨难挹之朝霞,怼无征之琼蕊。大吕其在,黄钟未毁。事国学之音,甘为奴婢;守七弦之道,愿作荼垒。方江叟之高品兮,法先贤之仪轨。舍桓公之糟粕兮,扬斫轮之精髓。


 

 

注释:

[1·1]清·齐学裘《见闻续笔》卷十三《登始信峰》诗:“不信松根能渡渴,不信石笔也生花。不信禽鸟工音乐,不信仙佛列如麻。峰登始信才能信,倚杖琴台独叹嗟。”注:“峰顶为江丽田先生弹琴处”

[1]《吕氏春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按:典籍多载此事,说虽有不一,但大体相同。

[2·1]王丹,字紫庐,琴家,高级统计师,梅庵琴派第四代传人,安徽省音乐家协会梅庵琴社社长,中国古琴学会理事,素有“琴坛徽骆驼”之誉。

[2]《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

[3]《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南史·文学传·纪少瑜》:“?少瑜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遒进。”又《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梦笔事类颇多,大抵用以指才思敏捷,文章华美。

[4·1]指道冠、道袍。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四载,南朝梁陶弘景“自称为华阳隐居”,“袭鹿巾,衣道服,入华阳居。”

[4]秦末隐士。《汉书·张良传》“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唐·颜师古注:“四人,谓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所谓商山四皓也。”

[5]清·潘奕隽《三松堂集》续集卷三《题王南桥万壑松风图》诗之二:“天青云白十分晴,记听仙禽送乐声。赤颊方瞳定何处?老来颇忆丽田生。”注:“乾隆丙申余游黄山,见翠鸟三十余作队而行,声抑扬高下。山僧曰:‘此名音乐鸟,不能常见也。’又于石壁见题字二行,曰‘丽田生徜徉处’隶法古妙。急访之于文殊院,相唔,云姓江,歙人也。住此不下山二十余年矣。方瞳红颊,行步轻捷,与之言,略一酬答。明旦又访之,则已往始信峰矣。”

[6]汉·蔡邕《琴操》:“《箕山操》,许由作也。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捐之。”

[7]清·王文治《梦楼诗集》卷二十一《为江丈丽田题秋夜鼓琴图二首,江精于琴理,时流无与匹者》,其二:“不官亦不娶,卅载住黄山。朝共麋鹿住,暮同白鹤还。至今山翠色,犹在须眉间。罢琴群动息,阶下水潺潺。”同卷又有《欸乃曲为江丈丽田作》

[8·1]传黄帝在黄山炼丹、升仙。

[8·2]江丽田从叔在扬州从事盐业,积资巨万,没有儿女。丽田生按序当为其后,继承家产。然而他坚辞不受,说“吾将从葛稚川、陶通明游,安用阿堵物?”

[8]《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卢敖游乎北海,见一士,卢敖与之语曰:『惟敖为背群离党,穷观于六合之外者,非敖而已乎!敖幼而好游,长不喻解,周行四极,惟北阴之不窥,今卒睹夫子于是,子殆可与敖为交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此。此犹光乎日月而载列星,阴阳之所行,四时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犹窔奥也。若我南游乎冈之野,北息乎沉墨之乡,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蒙之光。此其下无地而上无天,听焉无闻,视焉无眴。此其外,犹有汰沃之汜。其余一举而千万里,吾犹未能之在。今子游始于此,乃语穷观,岂不亦远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上,吾不可以久。』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

[9]清·潘奕隽《三松堂集》续集卷六《题万峰独立图》诗:“奇峰矗天地,贾勇记当年。茗啜文殊院,琴听江丽田。旧游浑似梦,秃管不能妍。安得云屏子,重联翰墨缘。”注:江丽田,“歙县人,精琴理,能隶书,不下山已二十余年。”

[10]《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11]《韩诗外传》:“昔伯牙鼓琴而渊鱼出听。”《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

[12·1]吟猱,泛指古琴指法。

[12]清·张惠言《茗柯文编》初编《游黄山赋》:“幽人为我挥琴兮,遏素女于太清。山鸟更唱而赴曲兮,流仙乐之泠泠”注:幽人,“仪征江钰字丽田隐居山中。”

[13·1]《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13]滚绰,泛指古琴指法。

[14]《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15·1]宋·石应孙《桃花洞》诗:“桃花五色四时开,片片香随磵水来。况是轩辕曾手植,紫烟深处有楼台。”

[15·2]清初《黄山志定本》有“轩辕碑在洞右”等文字记载。据说,洞内原来有一灵石,名叫“弹琴石”,是轩辕黄帝弹琴时的琴台。弹琴石“方广,厚薄如琴砖。因听泉久,能发琴声,一室鼓琴,众山皆响。”

[15·3]明·许志古《鸣弦泉》:“有石横卧如横琴,瀑泉激石弹清音。我携焦尾写其调,一曲未终风满林。”

[15·4]寒江子即江天一,“寒江子独坐”为其在始信峰顶独坐时所刻。明末抗清,就义于南京。其事广为流传,深为世人所景仰。明末清初两大散文家汪琬和魏禧均为其作传。

[15·5]云谷寺下有巨石刻“清音”二字,下有“丽田生相羊于此”小字一行。

[15]《白虎通义》:“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

[16]《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刘备﹞曰:‘君(?许汜)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17]《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8]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19]《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20·1]打、摘、撮、挑、托、擘、抹、勾,俱为古琴指法之名。

[20]《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21]《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近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山林寂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终,成连回,划船迎之而返。伯牙遂为天下妙矣。

[22·1]丽田生常到始信峰弹琴,有“丽田生弹琴处”刻石。”琴台之旁有四棵松树,名曰“聚音松”。

[22]《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23]《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

[24]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

[25·1]《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盘经》,群石皆点头。”。

[25]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26]《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7]晋·陆机《叹逝赋》:“怼琼蕊之无征,恨朝霞之难挹。”

[28]《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王光汉,著名语言学家、词典学家,教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汉语大词典》主要编纂人。1944年11月生,安徽合肥人。196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先后当过记者、农民、工人、秘书。1979年调回安徽大学,从事语言文字及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两任汉语言文字研究所副所长、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退休后曾任教于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其独着合着的主要著作有《道趣》《儒趣》《庐州方言考释》《词典问题研究》《常用典故词典》等十一种。论文发表在《辞书研究》《文献》《古汉语研究》《光明日报》等******或中文核心报刊上的有《成语溯源规范浅议》《关于典故词溯源问题的若干思考》《关于典故溯源的再思考》《论典故词的词义特征》《释“坳堂”》《说“擐”》《“公不若毋多”解》《我和辞书》《辞书与典故》《辞书与书证》《辞书与姓氏》《辞书与语言》《辞书与文学》《辞书与错字》《唐诗异文订讹当审慎》《考察用典与唐诗整理》《许浑与杜牧以外诸人重出诗》《〈汉语大词典〉中的古籍误读举隅》《“卢木巳”还是“卢杞”》《倒霉?触霉头?霉气》《词义是自在的》《辞书与修辞》等20余篇;另有《词义的判定原则》《关于古注及现有辞书之我用》《论助动词“见”》《为典故正名》《辞书与训诂》《词典立目规范议》《辞书编纂与食古之泥古》《辞书释文用语及其使用规范》《〈尚书义考〉整理本指瑕》《〈庄子今注今译〉商改》《许浑里籍长笺》《许浑与杜牧重出诗考》《〈诗渊〉中所收的许浑诗》《郭编〈古代汉语〉若干问题管窥》《经学鸿儒刘向世家》《合肥方言单音动词考释(1-4)》等60余篇发表在省级报刊上。
先后主持科研项目有:1、国家语委十五规划项目《辞书编纂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YB105-11B,2002年底立项,2006年底完成。发表论文七篇,完成书稿一部:《词典与规范》(34万字)。2、负责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项目《龚鼎孳全集》,2003年底批准直接资助,预计2009年上半年完成。还主持过省教委项目《典故词研究》《人学研究》等。又着有《人学》(30万字),主编《典故大词典》(600余万字)。



 




·【清音•徽风】《八声甘州》<纪念查阜西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古琴演奏会>
·【清音•徽风】《龙朔操》王紫庐演奏实况录像
·【清音•徽风】《琴结金兰 创社今虞——记祖父吴兰荪与査阜西先生的往来情谊》
·【清音•徽风】《八月闻清音——“清音·徽风”古琴音乐会有感
·【清音•徽风】《八月闻清音——“清音·徽风”古琴音乐会有感》
·【清音•徽风】《时白林先生在“清音•徽风”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清音•徽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节选)
·【清音•徽风】 黄山日报《始信峰上古琴台》
·【清音•徽风】《伯牙遇子期 徽风颂清音》
·【清音•徽风】 纪念活动图文展将于8月12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