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庵  文章加入时间:2011-04-19 23:18:43 浏览数:5427
《故宫古琴图典》出版

《故宫古琴图典》由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出版。该书印制非常精美,尺寸:29.5*29.3CM,基本为正方形。

目录

005/序一

008/序二

010/前言

023/一古琴

171/二观赏琴

197/三琴谱

243/四琴箱、琴桌、琴囊、琴弦

255/后记

 
 
 
古琴部分:一些古董琴的介绍。介绍其款式,来历和上面的字,还配有图说明。
 
 
观赏琴部分:介绍其款式,大小,材质。分为铜琴、铁琴、石琴、花鸟琴、琴模。
 
 
琴谱部分:一部分文字说明,其余是配图。
 
琴箱。是关于琴箱的介绍,有朱漆雕花、铜琴随形、铁琴随形
 
琴桌就介绍了一个。关于‘朱漆雕填戗金琴桌’的介绍
 
琴囊有4个款式介绍。 金棕地如意夔龙大天华宋锦琴囊、白地瑞花仿宋锦琴囊、黄地棋纹仿宋锦琴囊、香色地菱格瑞花仿宋锦琴囊
 
最后是关于丝质太清琴弦 的介绍与历史。
 

 

 

前言

郑珉中

故宫博物院是在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清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时逊清宫中汇集珍宝的延春阁已被焚烧,若干书画被以赏溥杰为名散失了出去,金编钟抵押给了银行。宫中珍品锐减的同时,雍正、乾隆时期被欣赏的古琴已所剩无几:专门收藏文物的南库只放了一张古琴;古董房才有三张古琴;有的宋元古琴被随意弃置在宁寿门外东院与苍震门外院的小房子里,给弄得蛛网尘封,残损零落,只有古物陈列所保管原热河行宫所藏的古琴较为完好。三十六张清宫旧藏古琴,就是清末北京叠遭兵燹之后,宫中所藏的全部古琴。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古琴才得到妥善安置集中保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祖国的文化遗产极端重视,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之际国家就拨专款收购文物,在收购金石、书画、陶瓷的同时,以重金从上海将传世最有名的唐代雷琴“九霄环佩”收购回来入藏故宫博物院,接着又将湖南陈维斌捐赠的唐代雷琴“玉玲珑”入藏故宫博物院。在上级领导如此重视古琴的思想影响下,故宫博物院对古琴也重视起来,相继进行一些接受与收购,于是故宫的藏琴由原来的三十三张(原藏三十六张琴中有三张即宫中的宋广窑瓷琴、行宫的长安辛丑款“万壑松涛”与王徽之款的三琴南迁,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增加到四十六张,其中属于唐、宋、元三代的典型器就占藏琴的三分之一,使故宫博物院的藏琴在全国博物馆中居于首位。

这批古琴既反映了故宫博物院藏琴的特点,也构成了本书学术性的基石,为了展示中国的琴文化及明清两代皇宫的遗存,本书的开端为院藏三十五张古琴的全形和局部图像,及其中有特点的二十张琴的线图、CT平扫图像,继之以各种质地的观赏琴与明清两代宫中有关琴文化的重要遗存,如明初浙派画家绘制的《秋鸿》琴谱、清初三种满汉文琴谱,以及明代的朱漆雕填戗金龙御用琴箱、琴桌,清乾隆年间制作古锦琴囊和清代早期杭州制造丝质琴弦等。还收录了宋赵佶绘《听琴图》和宋人摹顾恺之《斫琴图》。这些古琴以外的文物可以说都是传世的孤品。此外响应中国古琴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决定的公布,为了使中国古琴音乐能得到继承发扬,在上述历代古琴中,测绘了重点古琴线图和可以窥见其内部构造特点的CT平扫图像,可供海内外制琴家观察研究,从而制造出更多音韵佳妙的七弦琴,借以使中国古代优美的琴曲得到充分表现,可供人民的欣赏与学习,这就是本说所具有的观赏价值与学术价值,也是我院编辑出版本书的目的所在。

为了使读者对古琴有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将就下列问题作扼要的概述:第一,古琴的产生、发展及其具有的音乐功能;第二,湖北、湖南古墓出土琴与传世古琴的关系;第三,唐以后七弦琴传世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第四,对传世古琴断代的初步体会;第五,古琴的收藏与保养。

 

 

后记

郑珉中

古琴历史悠久,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作为乐器,成熟于尧舜之世,定形于西周之始,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有心的琴人用七弦琴与西洋乐器进行对比,才发现七弦琴的性能并不逊色,从而加强了琴人的民族自豪感。今天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人们在欣赏琴曲的同时,必将对琴器性能特点产生兴趣作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将促进琴器的制作生产继往开来进一步发展。

本书在策划之初是准备将著名古琴的优美琴音作成记录同时发表,使赏琴同时得闻其声,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项工作未能进行。CT平扫图像仅作为帮助了解内部构造的资料加以发表。关于名琴音响特点,将另作专题研究再行发表,或对造琴家制出更多希音的琴会有所帮助。

本书的编撰于20046月正式开始工作,我院文物管理处的梁京生领导和钱九如、屠学军等工作人员在百忙工作中,自始至终再三再四地挤时间配合工作,从逐件过目写出清单,到每周出库五张古琴制作研究卡、拍资料照、绘制线图,测量古琴尺寸,后送二十张古琴去拍CT平扫图像,最后再分批出库送资料信息中心照相。由于他们一再努力保证了20056月基本完成编稿工作。此外还得到我院的古建部、宫廷部、书画部、图书馆、行政服务中心、资料信息中心领导派员的支持。刘明杰、李凡、孙志远等同志为古琴拍摄努力工作和郭雅玲女士在图片资料上支持。紫禁城出版社调出刘岐荣同志参加工作,另外还得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风先生在古琴说明和各项资料工作中的协作。另外特别是得到曾在故宫南库发现唐代“大圣遗音”琴,又从天津张园收回散失了的故宫部分珍品文物包括康熙御制古琴模型在内的九十高龄的前陈列部主任王世襄先生为本书题签增加了无限光彩,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忱。



·《故宫古琴》  郑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