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徽骆驼  文章加入时间:2014-06-06 16:52:49 浏览数:2650
【中华书局】《古琴制作法》计划6月20日出版发行

 

 

 

 

 

  

 

序一

许健 琴史专家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 民间音乐研究室 副主任

 

 

2003年11月7日,古琴成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同志们,在2002年底开始准备古琴的申遗工作,并为申遗写了5万多字的报告。这份报告从琴的典故、历史、音乐、记谱、制作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琴是“具有成为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价值”这个申遗的主题。

时光荏苒,转眼已经十年过去了,申遗成功以来的十年里,古琴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古琴艺术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遗憾的是,在历代浩如烟海的琴学文献中,系统阐述古琴制作的文献不多,使得古琴艺术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的制作,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以致传承困难,几至断绝。时至近现代,经过几代琴人的摸索与实践,使斫琴工艺渐趋成熟,但系统总结古琴制作方法的著作尚付阙如。

今年是古琴艺术成功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十周年。适逢运成先生的《古琴制作法》一书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在继承传统斫琴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论点,明确提出了古琴制作的系统思路,做到了“虽不泥于古方,而又尽出于古方”。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包罗了传统斫琴理论,乃至具体到附件的安装、使用工具等,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从传统美学的视角总结了古琴的审美特征,并以此为立足点,提出了古琴音色审美和具体制作之间的相对关系,使读者对斫琴艺术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并通过阅读本书使实践制作成为可能。

斫琴理论作为琴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深入地讨论和研究。《古琴制作法》的出版,对斫琴理论的研究,必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013年11月于北京

 

 

序二

毕可炜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

 

今年十月,运成小友来京参加《中国古琴民间典藏》一书的编辑工作,并将他所作的《古琴制作法》一书书稿示余,嘱我作序。

多年来由于工作的缘故,接触了不少古琴的制作者,深刻地了解到制作古琴是一件非常吃力但不一定能讨好的事情,这其中需要的经验和技术固然要在长年的实践中积累,而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项相当辛苦的工作。繁重的劳作对体力的耗损,大漆对皮肤的刺激,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无论制作何种乐器,既要有智慧,更要踏实,钻研,坚持不懈,制作古琴尤其如此。但是在商业思维主导的今天,聪明人很多,但肯下苦功夫的人少,甚而把聪明用到别处去,实在可惜。小陶是个能吃苦的小伙子,尤为难得的是,他不但能够吃得了这份苦,而且能够在这辛苦里真正体会到一种乐趣。不但能独享其乐,并且能通过文字把这种快乐的经验分享出来。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喜欢古琴的话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关于古琴制作的资料历来很少,这是由于制作者大多不具备相关的理论修养和写作的能力,而理论家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这种情况本不限于古琴,其他乐器也存在这种状况。小陶这部书在古琴制作方面算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并且他能够把古代的斫琴传统和当今的斫琴实践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这本书和他所斫的琴一样具有价值。

民族乐器的制作和民族音乐一样,是我们宝贵文化的一部分,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默默耕耘的独立制作人,值运成小友此书付梓之际,聊作数语,以表喜悦之情。不足为序。

2013年10月于北京

 

 

序三

张子盛 中国古琴学会秘书长

 

自古以来斫琴就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从选材到设计形制,从髹漆到附件制作,直至最后古琴成型,每一个环节都浸透了斫琴师的心血与汗水。

斫琴也是一项考验智慧和心灵的工作。良工而能成良琴。如成良琴,首先要有良材。古蜀地雷氏斫琴,“遇大风雪中,独往峨嵋酣饮,着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延悠扬者伐之”,这是选材的智慧。又因不同的琴式具有不同的美感,每一块琴材也都是独特的。得良材,顺纹理,辨阴阳,再选择一个合适的琴式施工,只有这样才可能斫出一床好琴,这是造型和音色间的智慧。古琴成型以后,上灰胎,髹之以大漆,生漆是很珍贵的漆料,上好的大漆非常昂费。施加灰胎成功与否是不断的实验才能得出的,这一过程并无定法,完全依靠斫琴师对木材的音色的把握和判断。毫厘之差,千里之谬,这个过程非心灵手巧不能为之。

生漆是具有刺激性的,长期将皮肤暴露在生漆的环境中,伤害之大,可想而知。琴人得以抚弦而歌,风花雪月。没有斫琴师的辛苦付出是不能实现的。

运成1998年开始跟我学琴,不管是《秋鸿》《广陵散》等传统大操,还是《春风》《山水情》,乃至于《三峡船歌》等新曲,没过几年,便已有小成,其钻研和勤奋,令人赞赏,常自念若干年后,必成大器。

      运成学琴不久,即表现出对斫琴的兴趣,常问我一些制作方面的问题,若干年前,我也曾尝试制琴,但碍于教学等琐事繁忙,理论的探索多于实际的制作,我告诉运成,斫琴不但要有对传统审美的正确把握,再有对音色的深刻理解,乃至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最后完成对上述几个方面融会贯通,再加上极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才可以斫制出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好琴。而大多数斫琴师不怎么弹琴,弹琴的人又吃不了这份苦,正所谓“秀才扛大个儿”,当然,这里面“秀才”的成份明显要大于“苦力”,没有扎实的理论作为依据,实际的动手能力是没有结果的,只有扎实的理论依据准确的体现到实际的制作中,才可以事半功倍。

此后运成在学琴的过程中,收集了历代关于斫琴的文章和只言片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经常和我探讨关于古琴制作的问题,并有开始动手制作的准备,这是一个大胆而又挑战性的想法,彼时,我深知他的理论积累已经不成问题了,但又怕他吃不了斫琴的苦,且对于琴人来说,斫琴伤手是不争的事实,对以后的演奏影响会很大。我将我的想法告诉运成,然而他只是憨然一笑,我以为他或会半途而废,不想他从此竟抛开一切,真的全身心投入到斫琴里了。

     第一次看到运成斫制的琴是在2008年,在琴院举办全国古琴师资培训班的时候,运成带来了他斫制的第一张琴,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是一张伏羲琴,当那张古朴浑厚的伏羲琴放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竟愣住半天,不敢相信。抚弹几曲,那圆润、松透的音色缓缓沁入心中,半晌回神不由赞叹,更被他那股子朝气蓬勃的灵气所感动。在此前关于斫制理论的探讨中,我已大概想到运成的琴不会差,但他这第一张琴,还是大大超出我所料。虽然运成实际动手的时间不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现在的高度,和他这些年对斫制理论的研究和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此绝非偶然。随后,我把我对这张琴的意见告诉他,运成一一记录,回去潜心钻研。再有新作出来时,已渐入佳境。

此后不久,我去了郑州,一是有个演出和学术交流,再一个就是去看看运成的工作室。几个房间面积虽不是很大,但工序分明,一应工具排列齐整,很有层次,材料则是各安其位,无一丝杂乱,这确实是运成的风格。他一边介绍一边演示,各个环节非常清晰,直如庖丁解牛,痛快淋漓,原来斫琴可以是这么简单明了的。

就在我为他的成绩高兴的时候,运成告诉我,他想写一本斫琴方面的书,这再次出乎我的意料!斫琴已是很困难的事情,斫琴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从古至今都是琴人所著琴学理论多,而关于斫琴的文献却少之又少,其难度可想而知,在此之外,从繁重的制作中抽出时间来做学问,本身就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气。

2013年常熟打谱会,运成来我的房间,悄悄把一沓厚厚的书稿递给我,封面上赫然写着“古琴制作法”几字,出乎意外却又在意料之中。看着这厚厚的书稿,丰富的图片,详细的说明,我心潮澎湃,且运成今年受邀参与编撰《中国古琴民间典藏》一书,时间本来就很紧张,真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再看到他因斫琴而肿胀的手指,想到每天仅两三个小时的睡眠......所谓“呕心沥血”,实不虚此言。

      这本书收集了历代关于斫琴的论述,经过甄别,整理,结合运成的斫制心得,以传统斫制理论和传统斫制方法为基础,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系统的斫制思路,以及斫制的顺序和各工序的穿插关系,这十分之了不起,实为难得。历代知名斫琴师,都有自己关于斫制的心得,但大多斫琴师对于此都是秘而不宣的,运成总结了前人对斫制的思考,加上自己制作中的体会,并把这些公之于众,这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我为他无私的执着和取得的成绩喝彩。

从2003年古琴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至今已有十年了。古琴的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局面。在这十年里,我琴院诸君孜孜以求,默默耕耘,无论是教学方法的精研、新作品的创作,还是全国古琴师资培训和全国打谱学术活动,都取得了一些让人欣慰的成绩。而今天运成的“陶琴”与斫琴教材的出版,更是对我院学术体系的完善。耕耘是艰辛的,但一定有收获。琴道至远,愿你我同为舟楫,因为这是你的使命!

 

        写在运成《古琴制作法》即将付梓之际。

            癸巳秋子盛于天津七弦琴院

 




·【中华书局】《汪孟舒的琴学世界》
·【中华书局】《古吴汪孟舒先生琴学遗著》
·【中华书局】“琴以载道”读《琴史》
·【中华书局】《琴史》朱长文著 林晨编著
·【中华书局】琴棋书画四艺名称的由来
·【中华书局】《琴棋书画故事》
·【中华书局】青山隐隐读《琴况》
·【中华书局】《溪山琴况》-徐上瀛著-徐樑编著
·【中华书局】《秋籁居琴谱》-成公亮
·【中华书局】《琴史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