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徽骆驼  文章加入时间:2017-07-20 9:00:00 浏览数:1461
【中国书店】《琴绪——广陵派五大琴谱序跋文注译》

 

 

 

 

 

龚一先生序

戈弘兄是我三十多年的老友,而且还是三十多年里未曾间断交往的老友。这正是基于为人之道相似、艺术观点相近、共同语言甚多的缘故。对于我而言,他的学识、文学功底都在我之上,我当然更是仰其项背,紧随其后了。

戈兄是作曲家、指挥家,还曾担任过扬州市歌舞团团长、音乐家协会主席。他不是古琴家,严格地说他是个业余古琴爱好者,然他却几乎认识所有有点岁数的前辈琴家和琴人,并与大家都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关系。长年来因热衷于古琴艺术的弘扬,为琴家写传记性文章、写评论、写琴曲分析,我们戏称他为“古琴吹鼓手”,是为我们古琴“抬轿子”的轿夫。今天读了他“广陵五谱”序跋的译文和注释,可大有“颠覆”印象的感觉。这已不是一般的“吹鼓手”了,而是正儿八经地从事起古琴艺术的研究工作了,真让人刮目相看!

“广陵五谱”包含了1702年到1893年将近两百年间广陵琴派琴家所编撰的《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蕉庵琴谱》《枯木禅琴谱》五部代表性的琴谱。说是五部,可序、跋文却多至三十六篇。文中古字连连,书法龙飞凤舞,仅仅辨认字形,准译其意,过程中要费多少工夫,何况还要辨文析义、访故问典,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戈兄不是一般的古琴业余爱好者,他在为我们琴人做“清障疏道”的工作,而且这项工作似乎还未见有第二人做过。

此怎不让人感佩于内!

为表示一个琴人的敬意,作序如上

龚一

20166月下旬于易俗斋

 

作者自序

  广陵派是近代中国琴学史上一个声名显赫、影响深远的古琴流派。从清代初叶徐常遇、徐祺等琴家专注琴学以来,三百多年间,英才辈出,代有传人,可考琴家逾百名,实为琴坛所罕见。不仅如此,众多琴人所编著的琴谱达二十余种,其中,流传广远影响巨大的有五部,世称“广陵五谱”。按行世先后顺序分别为:《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蕉庵琴谱》《枯木禅琴谱》。

 “广陵五谱”除了汇集了不同流派的众多琴曲,有两大特点值得重视。其一,指法注述详尽入微,无论左手,还是右手,每部琴谱的指法字谱都在四十种以上,每个字谱都有详细的说明。这对操缦者了解广陵派的演奏技法,无疑大有裨益。其二,序跋文多,论涉面广。五谱序跋总数达三十六篇,平均每部达七篇之多,其中最少的《自远堂琴谱》有三篇,最多的《澄鉴堂琴谱》竟达十六篇之多,这可能与编著者徐祎长期客居京城,交结了诸多王公大臣、学士名流有关。如普照为辅国公,孔毓圻是孔子后裔,人称圣公。再如年希尧、年羹尧兄弟皆清廷重臣。

 不同人的序(跋)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琴谱出版的背景,介绍了编著者的为人、琴学思想和操缦造诣,为后来人深入了解编撰者的苦心,乃至中国琴学的奥旨,提供了许多史证。令人困惑而遗憾的是,这些序(跋)文不仅是用文言文撰写的,而且大多为作者手书。其中,有草书龙飞凤舞者,有古字横空出世者,即便有相当的古文功底,一时也难以完全读通,既读不通原文,遑论解译其意呢。

有一件事给笔者感触颇深。2008年,国内一本著名的音乐学术刊物,刊登了一篇论文,作者对《枯木禅琴谱》做了相当全面的研究,对广陵派释家代表人物空尘和尚的生平和成就,做了相当详尽的考证,其研究成果,令人赞佩。然而,或许由于上述讲到的原因,作者未能读通序文的原意,使论文产生了许多不该有的“硬伤”;如将空尘和尚道号“云闲”,误读成“云间”;把空尘的出生地如皋,误变为“苏州一带”;把空尘“琴禅合一”的琴学思想,误读为“佛教中的蒲团禅板,何不像琴德中的修身养性之道,二者有何不同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为此,我写了一篇短文,在肯定该文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中的瑕疵。

 面对当今学术界只善吹棒不能批评的浮躁风气,我想,还是多做点实事为好。于是,我考虑将“广陵五谱”的序(跋)文点校注译,以为后来者清障铺路,顺利识辨原文,并于2011年底“启动工程”。谁知,这一动便掉下“万丈深渊“,古文难懂犹可读,僻字不识难煞人。有的字,遍查《辞源》《辞海》《康熙字典》《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皆难觅其踪。字都不识,何以辨文?于是,请教书法家,搜索万能“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间写写停停,停停写写,虽说“艰难苦恨繁霜鬓”,却也“自古瓜儿苦后甜”。析疑辨字,解译原文,固然苦涩,然而,当推敲、查找到生僻字的本字之后,当疑义文句得到合理解释之后,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那种“苦后甜”的滋味,也着实令人兴奋。终于,今年6月底拙著得以杀青。我忽然想到那句老话:“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即便如此,我对自己的努力仍无十足的信心,为了避免把读者引入歧途,我与编辑商量决定,将序文的原件影印于篇前。万一我的解读有误,读者可循原文析义,则可保万无一失。

 关于本书的写作,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五部琴谱的序跋总数为三十六篇,我只点校三十五篇。《澄鉴堂琴谱》薛璲的跋文被我淘汰了。按照编辑的体例,每篇序(跋)文都先是原文影印,按着是原文点校,然后是注释,最后是译文。在三十五篇中,有两篇只点校注释,未写译文。第一篇是《澄鉴堂琴谱》的《响山堂琴歌》,因为它是一首相当精彩的古体诗,我无法用现代汉语将它翻译成现代诗。如果套着原文一句一句地翻,就会像给浓香佳酿中冲兑了白水,必然令人索然无味。第二篇是《枯木禅琴谱》中的《马庆蓉序》,通篇多为四字文言,而且用典特多。既难注释,更难翻译。即便我现在并不完全的注释,具篇幅已是原文的一倍多,而且有的典故查不到出处,无法下手,故尔不译。非不为也,而是不能为写。敬请读者诸君见谅。

本书的写作,得了古琴家好友龚一兄的热情鼓励,得到了书法家朱福烓、赵昌智、杨小扬诸先生的指点,得到了曹廷昌、朱小涛、杜海、朱运桃、汤旭东诸君的悉心关照,更得到了中国书店于华刚社长和陈逸墨先生的鼎力支持,本书的出版,还得到扬州市文化研究所和扬州市文化馆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限于本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或难幸免,恳请海内方家和诸位读者,不吝批评指正,倘能有教于我,则不胜感谢之至。

 

戈弘

201677日于听竹斋

 




·【中国书店】《琴史补 琴史续》-周庆云
·【中国书店】《琴书存目》@ 第一部古琴文献目录专著
·【中国书店】《重刻律音汇考》
·【中国书店】《琴学荟萃》
·【中国书店】《琴学荟萃》
·【中国书店】《琴律一得》-(清)刘沃森
·【中国书店】《琴均调弦》(一函一册)
·【中国书店】沙堰心得赋琴编
·【中国书店】 琴人心语三十课
·【中国书店】《管平湖古琴曲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