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凤云  文章加入时间:2018-03-28 0:48:01 浏览数:1953
【中国书店】 琴人心语三十课

 

 

 

琴人心语

 

中国自古“礼”“乐”并重,讲求“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孔子授徒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上所言“乐”,多数指的就是琴。有近代学者考证,“乐”()字“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乐即琴,琴即乐。因此,琴便占居了古代文人雅好——“琴棋书画”的首位,有“士土无故不撤琴瑟”之说。同时,“琴”字在中国也成了乐器的代称。及至近代,冠之以琴名的乐器实在太多了,说到弹琴,已有很多人不会想到是指中国的七弦琴了。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咏歌赞美古琴,将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琴,并以琴德喻人。欧阳修描绘古琴音乐的特点是“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纯古淡泊”的音色,与“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优患、《诗》之怨刺无以异”。他在病中曾“学琴于友人”,“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送杨寘序》)。孟郊在《听琴》诗中说:“学道三十年,未免忧死生。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参禅悟道三十年年,也不如听一夜琴声的收获大呀。

 

古琴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传说它是“上古之器”,“伏羲氏既画八卦又制雅琴”。目前发现的谱集一百四十余部,琴曲三千多首,不同的地域流派形成的不同风格,使古琴艺术既博大精深又异彩纷呈。正因如此,它往往容易被人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仰视它,觉得高不可攀;人们想接近它,又觉得遥不可及。几千年来,它承载着种种传说,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而绵延不绝。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崔珏)知音难觅,之所以成为琴人的永久性话题,首先是由于琴乐多追求清、静、古、澹之意境,一般人便认为其“曲高和寡”。其实,陶渊明早就说过:“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要欣赏琴,就要懂得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其次,文人弹琴,多是为了修身养性或是自娱,“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白居易)。偶有雅集,亦不过两三知己。再次,古人不但多恪守“琴不妄传”的训诚,且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弹琴也是有讲究的:疾风甚雨、日月交蚀、衣冠不整、处市尘、对凡夫俗子、对夷狄商贾等。这样一来,弹琴的机会、听琴的人便少之又少。没有了知音,便有了伯牙的“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其实,当你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文学、音乐时,古琴以及诸如丝桐、焦尾、绿绮等代称会不时地映入眼帘。当你和我一起学习古琴,体验这“难与君说3”的美妙滋味时,你会觉得这件古老、深奥而又高雅的乐器就在你身边。

 

琴趣盎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古人制琴,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还有一层,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身心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在乐器中,,确实称得上是神奇之物。小的时候也曾学过几样别的乐器,但都没有摄住我,最后只有琴占据了我的全部。古琴本身所凝聚着的一种文化内涵,使你坐在琴前,很容易进入一种悠然神往、物我两忘的境地。待到指在弦上,乐声自指下淌出,则可使人静心涤虑,超凡脱俗。这种感受,非琴人是难以体会到的,可谓妙处难与君说。作为乐器,古琴所营造出的那种氛围,也是其他任何乐器所无法替代的。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这并不是夸大其词地神化古琴,此中真味有些时候用语言来分辨则显得无力。我热爱琴,历史上有关琴的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也一次次激起我深究琴之奥妙的欲望。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

 

闲无事在敌楼亮一亮琴音,

 

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熟悉京戏的人对《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城楼上唱的这段西皮三眼都不陌生,《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有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兵临城下,危在旦夕,这个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却神闲气定,操缦自若,可谓占尽了风雅。越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越是要从容不迫、收放自如,中国人崇拜这样的英雄。把琴用于战争,显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更是罗贯中的匠心独运。

 

司马相如的文章着实出色,他写的《长门赋》,委婉曲折,悲凄动人,使曾被金屋藏娇而又失宠的陈皇后重新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后人曾制琴曲《长门怨》咏其事。司马相如也善琴,富甲一方的千金小姐卓文君,不但仰慕他惊人的文才,更为他高超的琴艺而倾倒,最后竟与这位穷酸书生私奔他乡,上演了一出红粉当垆的爱情故事。琴曲《凤求凰》,传说便是司马相如的杰作。

 

古琴有一套完善而独特的记谱方法,发明于唐代并沿用至今,称之为减字谱。每一个谱字都包含了一定的演奏技法信息。正是由于有了这套记谱方法,大量的中国古代音乐才得以保存到今天。难怪《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看到林黛玉弹琴时用的谱子,惊呼:“妺妺近日愈发进了,看起天书来了。”

 

我还喜欢有字组成的汉语词汇。琴心剑胆犹言柔情侠骨,喻一个人既情愫满怀又具侠肝义胆。吴莱诗中有“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琴与剑也是旧时文士的必备行装,“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做最煞风景的坏事被比喻为“焚琴煮鹤”。古人把这种行为与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等并列为人所不齿的劣行。可惜的是,现如今很多人的做法,不幸被古入言中。而这更坚定了我习琴的信念,同时也有个愿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琴,热爱琴,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雅得可以的传统音乐,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卡拉OK、中外名曲大联奏等。

 

愉快教学法

 

是什么让千年的古风雅韵依存?是什么让静止的字符闪耀光芒?智慧和传承让传统之河流。

 

愉快地教,愉快地学,教和学是亲密的伙伴。每一课、每一节,都会交给你一把钥匙,去开启认知的大门。

 

从散音——大地之声,到泠泠天籁之泛音,到手指与天地交合之按音,每一次、每一天都是在天地人和中穿越古今并超越自己。

 

接触古琴、认识古琴,清风细雨、润物无声,一起浸淫、漫步于温润着我们的古琴艺术之中吧。

 

愿意和同学们一起记住并享受当下的美好。我常说:“如果热爱,不必坚持。”




·【中国书店】《琴史补 琴史续》-周庆云
·【中国书店】《琴书存目》@ 第一部古琴文献目录专著
·【中国书店】《重刻律音汇考》
·【中国书店】《琴学荟萃》
·【中国书店】《琴学荟萃》
·【中国书店】《琴律一得》-(清)刘沃森
·【中国书店】《琴均调弦》(一函一册)
·【中国书店】沙堰心得赋琴编
·【中国书店】《管平湖古琴曲谱集》
·【中国书店】《梅庵琴谱修订本》序-刘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