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紫庐  文章加入时间:2019-08-03 11:51:54 浏览数:1439
【紫庐】《党也有颗“娘的心”》中国信息报

 

【编者按】本文由梅庵王紫庐先生撰写,曾获安徽省直机关“感知·感受·感悟——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征文优秀奖。原文篇幅较长,中国信息报节选之后,2019年7月26日以特稿形式刊发。有兴趣者可阅原文,链接附后。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我一口气读完的好书:语言朴实而亲切,叙述形象而生动,令人沉思而感怀。
     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当年那千千万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的一员。
    上山下乡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锻炼中成长,这是一生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是一生弥足珍贵的财富。当年的陕北农民,一生只洗两次澡,生一次、死一次;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一顿、晚一顿;一年只穿两套衣,冷一套、热一套。如果不深入农村,不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不同吃同住同劳动,又如何了解到这最真实的农业、最真实的农村、最真实的农民?
    “到了春节,生产队为了欢迎我们(知青),特意弄了几桌好吃的,并且让全村人都来吃”“十五过后,整个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走了,梁家河就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当时我们还奇怪,人都哪里去了?很快,我们就知道了:大部分人都出去要饭了”“我们了解这个情况后,非常震惊,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梁家河的老乡,自己肚子都吃不饱,甚至还出去要饭,却没有亏待我们知青”……在乡亲们的眼里,知青是毛主席派来帮助自己的人,对待知青就应该像对待当年的红军一样。
    1973年5月,病中的周恩来总理来到延安,看到乡亲们生活仍这么苦时,不禁老泪纵横,于是提出“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目标,并让北京市从各方面对延安进行支援建设,帮助知青解决生活困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总理的殷切希望,也是党的殷切希望。陕北为之震动,广大干部群众憋着一股劲。习近平“当时受到的触动也很大,他觉得应该响应和落实周总理的号召,要对得起陕北的老百姓”“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1969年,他第一次离家远行,“流放”到延安插队落户时才15岁,母亲送给他一个针线包,上面绣着三个字:“娘的心”。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党和政府依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切都没变。中学老师语重心长地嘱咐他:“要相信党,要守纪律。”在陕北黄土高原,延安人以宽广的胸襟接纳了他。在大队、公社和县委各级组织以及乡亲们无私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下,习近平渡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以及最重要的思想关,逐步成了种庄稼的“好把式”,进而成为全县“先进青年”。他不仅入了党,还成了大队书记,从此有了施展才华与抱负的一个又一个舞台。他带领村民打井、建坝、垦荒、办沼气,始终站在第一线,创造性地解决了水源、燃料和粮食温饱等诸多生产生活问题。习近平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大批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虽然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们就像当年的红军一样,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属于自己、也属于那个时代的青春之歌。党没有忘记他们,党也有一颗 “娘的心”,心与心贴得更紧、更近。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1970年——“老三届”上山下乡的第二年,知青有了招工的机会;1971年,知青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到1972年底,在党和政府安排下,延安很多知青都已经陆续离开了农村,再次奔赴另一片新天地。
    前行的路曲折难免。今天,鲜红的党旗凝聚着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汗水将在拼搏中挥洒,我们的青春将在奋斗中闪光。


原文链接 ►  www.1916.cn/news_view.asp


 




·【紫庐】《上古天真》-黄帝词-若遗曲-周雯雯演唱
·【紫庐】《心经》-王丹演奏(2022年)
·【紫庐】歌曲《新读书郎》王丹 / 茆荣怀
·【紫庐】《歌有余音唱不尽》/ 王丹
·【紫庐】《新读书郎》( 歌词 )/ 王丹
·【紫庐】黄帝·黄山·古琴——从琴歌《上古天真》说开去
·【紫庐】《我无法呼吸》中英双语对照
·【紫庐】《我无法呼吸》/ 王丹
·【紫庐】天香桂子落纷纷-——佛曲三首谢师恩
·【紫庐】《释谈章》-王丹演奏-纪念刘赤城先生诞辰90周年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