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华记者苏东  文章加入时间:2014-08-11 20:01:23 浏览数:5360
【新华网】“琴坛徽骆驼”王紫庐:琴如人生,志在传承

 

    王丹,字紫庐,梅庵琴派第四代传人。他先后师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传承人李祥霆、刘赤城、陈长林三位琴学大师,习琴数十载;他曲风质朴,豪放婉约兼备;他致力于古琴艺术传承与推广、致力于徽文化传播;他是学者、高级统计师、文艺评论人才;他性格沉毅,常以“琴坛徽骆驼”自勉。

  日前,记者来到省音乐家协会梅庵琴院,听王紫庐讲述古琴的点滴故事,讲述他对古琴的领悟,讲述琴之魂,琴之源,琴之形,琴之音,琴之曲,琴之谱……

 

 恩师指点,进阶古琴艺术之路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七弦琴,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古琴艺术已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述文化遗产名录。《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广陵散》等都是知名的古琴曲目。

  在梅庵琴院,王紫庐现场演奏了一曲《流水》。当琴声响起,空灵苍远、古淡恬逸之感扑面而来,似乎穿越到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中。

  王紫庐自幼喜爱文史和艺术,中学起即开始自发的音乐创作,特别是受书本中有关古琴诗词的影响,对古琴情有独钟。在谈到为何对古琴如此痴迷时,他说,古琴集道家、儒家思想于一身,重弦外之音,讲求中正平和、宁静致远、天人合一,“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抚琴之时,“坐必正、视必端、听必专、意必敬、气必肃”,那种“抒古韵于新声,追传统于未来”的时空穿越感,正是身心愉悦的快乐感受。

  从喜爱到真正走上琴学之路,这是一个跨越。王紫庐说,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其中尤其要感谢三位恩师。早年有幸结识中央音乐学院李祥霆教授,受其启蒙指教,从此一发不可收、与琴结下不解之缘。因李先生远在北京,而梅庵琴派(又称诸城琴派)第三代传人刘赤城先生当时正在安徽,机缘巧合,经李祥霆先生推荐,遂拜入刘老门下。在刘先生悉心传授下,学完全本《梅庵琴谱》,成为第一个出师的学生,并在2002年获文化部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优秀演奏奖;2004年获第一届全国古琴大赛成年组铜奖。从刘门出师之后,王紫庐净心修习多年,广收博取、汲取多方面的素养,再拜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闽派琴家陈长林先生为师,在琴学上进一步深造。王紫庐说,这三位恩师对他而言缺一不可,如果没有遇到李祥霆先生,他不会真正走入古琴之门;如果没有遇到刘赤城先生,他不会真正学到梅庵琴派的精髓与风骨;如果没有遇到陈长林先生,他不会真正走上琴学探研之路。

 

  

2003年王紫庐(右)与恩师刘赤城先生一起弹琴

  

身体力行,传播徽派传统文化

  古琴在现代中国一度式微,老一辈演奏家逐渐老去,而古琴除了演奏技术难度外,还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真正能够淡泊名利、潜心学习、传承古琴艺术的人少之又少。

  知音难觅,王紫庐却没有轻言放弃。他说,对古琴学习者而言,通过学琴锻炼身心,移人性情,正是古琴与人文自然同和之道,是古琴“出世”的一面。但这个“道”在现代社会中不大有人提及,更多的人却在追求娱乐与轻松,这就要求习琴者以“入世”的态度来推动古琴的发展壮大,“古琴不会衰亡,不会进入博物馆,必须为它注入新的生命,取得新的发展”。

  王紫庐在《琴说》一文中写道:“千百年来,琴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空灵苍远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文人弹琴,既为象德修身,亦为经世济用。”

  是金子,终究会发光。

  王紫庐是这么思考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梅庵琴派的传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萌发了在合肥新建一座“梅庵”的想法,他梦想着能在氤氲的梅花香气中与友人们“琴瑟和鸣”,却因资金问题未能如愿。2000年,王紫庐协助老师筹建成立了安徽省音乐家协会梅庵琴社(即古琴专业委员会)。王紫庐还积极策划为刘赤城先生出版古琴演奏专辑,希望能将恩师的巅峰作品完好地保存下来,以飨后人,然而阳春白雪无人识,终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在这一系列的经历之后,王紫庐逐渐明白,古琴推广还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不能完全依靠“化缘”。自古以来知音难觅,而人们琴筝尚且不分,寻求志同道合者谈何容易,自力更生、推动古琴事业发展或许是这一时期的不二法门。

  王紫庐对古琴、对家乡有挥之不去的情愫。为了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他通过建立网站、撰写文章、传道授业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古琴艺术推广之路。早在2003年,他就建立了中英双语的梅庵古琴专业网站,撰写《琴说》、《梅庵琴源》、《我的家乡—安徽》等一系列文章,推广古琴艺术,宣传徽文化。很多琴友通过这个网站接触到古琴、找到老师、进而走上琴学之路。海内外网友十几年来的留言至今保留在梅庵的网站上,成为这一段历史的珍贵记录。王紫庐说:“作为梅庵第四代传人,我希望梅庵琴派在我们手上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古琴艺术,喜欢梅庵,为社会造福;作为一个安徽人,我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我更希望明代抗清首领金声"做徽骆驼"、爱国爱家的理想,不仅仅流传于文人之间,还应作为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世代相传。”

  对此,王紫庐感慨道:“乐以象德,琴以修身,如今弹琴已成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比弹琴本身更重要的是情感与责任。自古以来,读书人弹琴,弹琴人读书。琴书相伴,薪火相传,退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世世代代不变的士之魂、琴之魂。正因如此,我愿做一个琴坛徽骆驼,苦苦以践行。”

 

  几上黄山,揭开琴台神秘面纱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民间一直广为流传。湖北武汉的琴台就是后人根据这一传说所建。而黄山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真正的琴台。从它的发现到考证,有着非常曲折有趣的故事。

  2001年,王紫庐的师母、化学家柴国墉先生到黄山旅游,拍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的背景中有“丽田生弹琴处”几个字。出于琴学大家的敏感,这张照片引起了陈长林先生的高度关注与兴趣。陈先生说:黄山与古琴有关的胜景,查阜西、陈琴趣等老一辈琴家从未提起过,琴史书籍中也从未看到过。丽田生是谁?这是什么年代的摩崖石刻?2002年,陈先生在北京八达岭见到王紫庐,希望他能够去调研一下。王紫庐很认真,立即着手,将这个任务当成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陈先生的指导下,王紫庐翻阅了大量的历史典籍、地方志、民间传说,走访历史专家,大海捞针般地开始了探索之旅。功夫不负有心人,师生二人终于考证清楚丽田生就是江丽田。有了这个线索,黄山琴台的神秘面纱如剥笋般一层层揭开了。

  江丽田,清代安徽歙县人,是著名抗清烈士、民族英雄江天一的后裔。明末清兵南下,江天一出山辅佐其师金声奋起抗清,兵败不屈,就义于南京。他的事迹广为流传,明末清初两大散文家汪琬和魏禧均为他作传,就是著名的《江天一传》和《江文石传》。始信峰上“寒江子独坐处”就是为了纪念江天一的。作为江天一的后裔,江丽田终身不仕,隐居黄山,善于弹琴,有“琴仙”的美誉。始信峰“丽田生弹琴处”和云谷寺“清音”两处石刻都是纪念他的。2003年8月,陈长林先生和紫庐一起登上黄山,实地考察了每一处古琴遗迹,并留下珍贵的历史照片。在老师的指导下,王紫庐撰写了《黄山与古琴—丽田生琴台考》一文,并发表于******音乐核心刊物,获得安徽省第二届音乐论文大赛三等奖。《安徽日报》评论文章写道:“《黄山与古琴》一文,把一山一琴两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至高品牌,有机地联袂交融在一起,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与考证,并通过史料、悬崖石刻、名人诗词、大家手书等实物,使人们领悟到"山"与"琴"结合的史实,更使世人仿佛聆听到"黄山藏古琴,古琴赋黄山"的乐之神韵。”

  以《黄山与古琴》为基础,在陈长林先生指导下,王紫庐又继续扩大考证研究,将视野放到整个安徽,并逐步发掘、梳理出固镇“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嵇康与《广陵散》、桓伊与《梅花三弄》、欧阳修与《醉翁吟》、桓谭与《琴道》、戴勃戴顒兄弟与《戴氏琴谱》、张岩与《琴操谱》、朱权与《神奇秘谱》、汪芝与《西麓堂琴统》、程雄与《松风阁琴谱》、戴长庚与《律话》等安徽古琴掌故。根据这些研究,王紫庐撰写成《“高山流水”话安徽—徽派古琴初探》一文,发表于《文艺百家》。

  王紫庐说,综观中国琴坛,安徽古琴文化遗产可谓得天独厚,诚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黄山琴台等历史遗迹应妥善加以保护。

 

  

2003年紫庐(左)和恩师陈长林先生黄山考察合影
 

  苦心孤诣,十年闭关志在传承

  好事多磨,王紫庐近十年来对传承古琴所做的努力,并非一帆风顺。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传播,未来的路该如何走,这是当代中国需要静下心来面对的文化课题。刘赤城和王紫庐师徒两代人对待传播古琴艺术都是真诚而执着的,但对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曾经也有着不同的理念。刘先生德艺双馨,具有老一辈琴家的优秀品质,认为专心致志弹琴、授业即可,琴外之事不需多问;作为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却认为流派的传承,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应该提前保护好知识产权,为将来做准备。《弦外之音—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一书还专门记录了这一段往事。

  师生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不同是正常的,即使是父子,观点有时也未必完全一致。在观念不一致的时候,如何面对?王紫庐选择了隐忍与放下,很多计划于是束之高阁,遵照师言闭门谢客、净心弹琴修炼。学生应该尊重老师,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身体力行,王紫庐始终这么认为。然而这一放,就是十年。回首往事,王紫庐释然道:“这样做是值得的。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背离这一点,任何的成功与荣耀都毫无意义。”

  恩师如父,谈及刘赤城先生,王紫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刘先生是一个既有上海音乐学院学习背景,又有着瞎子阿炳式的民间传承精神,是当代屈指可数的杰出琴家。而梅庵是这一百年来诞生的唯一的、真正的琴学流派。在艺术风格上,梅庵琴派突破近几百年来,过分强调"轻、微、淡、远"的狭义思维模式,在琴曲之中融入丰富的情感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音韵或豪放洒脱,充满阳刚恢弘之气;或哀婉细腻,尽显阴柔凄丽之美。吞吐之间,一气呵成。千年琴坛,开一代新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先生非常好地继承和发展了梅庵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就卓著。”

  王紫庐说:“为了传承这一琴学流派,当年刘先生将我视同己出、无私教诲、毫无保留,手把手传授,这个恩情,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怀。”这或许是他遵照师言、沉默十年的原因。而这十年的沉默,正是他人生中最难得的内心历练。只要有空,哪怕是春节期间,王紫庐也一个人携琴上山,到始信峰、炼丹湖闭关修炼、弹琴看书。也正是这一段难得的经历,让王紫庐更加体会到老一辈琴人为坚持古琴传统的那种坚韧。

  

2003年王紫庐在黄山始信峰寒江子独坐处弹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历过风雨,感情才会更加真挚、深厚,面对传承与发展,老师终于体会了学生的一片苦心。刘先生目前移居杭州,王紫庐专程去拜望。师生就琴界现状与未来、本派传承与发展、琴人品格与技艺、梅庵琴谱与演奏等一系列问题促膝长谈。刘先生鼓励学生大胆去试、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古琴事业和理想。这段师爱徒、徒尊师的动人故事,不正是中华美德的真实体现吗?

  王紫庐说,弘扬古琴艺术与人文精神,是每一代传人应尽的责任。琴坛徽骆驼,在古琴艺术传承之路上的每一步,坚定而踏实。

  

2014年王紫庐(左)杭州拜访恩师刘赤城先生

新华记者苏东




没有相关信息